51茶馆最新通道_全国900+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,同城附近100元,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

敦煌的召唤!

70多年前,在敦煌艺术的感召下,常书鸿先生毅然从巴黎起程,回到中国,冒着抗战的烽烟来到敦煌,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1944年,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,一批年…
阅读更多内容

继往开来的敦煌

她总是奔走不停,想法不停,只为了一个目标:永远地留住敦煌。而他刚到莫高窟,他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查看,检查壁画上有没有裂隙,
阅读更多内容

敦煌与丝绸之路文明

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地,由于它丰富的敦煌遗书和石窟艺术,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,敦煌学也自1900年藏经洞的开启,已经悄然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显学。
阅读更多内容

民族的阵痛

“敦煌者,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。”藏经洞文物的流散对中国学界实在是个警醒,从此,中国关于历史学的概念发生了现代转化。
阅读更多内容

血泪交织的敦煌国宝流散记

19世纪末20世纪初,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后,震惊世界,各国的探险家更是垂涎欲滴,纷纷到达敦煌,想尽千方百计,骗取掠夺藏经洞文物。
阅读更多内容

敦煌与玄奘西行取经

1953年,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察了安西榆林窟,分别给四十一个洞窟编了号,并对洞窟内容作了初步考察,在第2、3窟的壁画中发现了玄奘取经图,并将第3窟普贤变中的…
阅读更多内容

敦煌飞天的由来?

飞天是佛教造型艺术。由于它的题材、表现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情趣,所以世代相传,亘古不灭,为人们所喜爱,以至超出佛教的意义,而成为一种祥瑞的象征。
阅读更多内容

大漠戈壁中的佛国殿堂

丝绸之路沿线星罗棋布地分散着大大小小的石窟殿堂,让人叹为观止。丝绸之路把古代印度地区,中亚地区,我国的新疆地区、甘青宁地区、中原地区、东北地区乃至朝…
阅读更多内容

敦煌学的诞生与发展

敦煌文书再现后,世界各国,特别是我国学者立即开始研究。早在1909年,我国著名学者罗振玉就撰成了世界上首篇有关敦煌学研究的文章——《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…
阅读更多内容

还原历史的真相-王圆箓

王道士(1849-1931) 湖北麻城人。本名王圆箓,一作元录,又作圆禄。家贫,为 衣食计,逃生四方。清光绪初,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。奉道教,后离军,受戒为道…
阅读更多内容

敦煌彩塑

在那些美轮美奂的敦煌石窟中,姿态各异、精妙绝伦的彩塑是其中光彩夺目的宝珠。它和石窟的建筑、壁画、遗书等水乳交融,相得益彰,既促成了石窟艺术的完美统一…
阅读更多内容

敦煌壁画

这里是沙场的喉襟,是边关的要塞,是繁荣富庶的都会,是莲花盛开的佛国;千百年后,这里是西域的绿洲,是丝路的明珠,是世界文明的精髓,是震颤灵魂的圣地。
阅读更多内容
敦煌旅游网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,实时一对一沟通服务。